1. 小弟求:关于野菜的古诗歌和关于吃野菜的风俗

野菜,灰头土脸的,怎可与高雅的诗歌相提并论呢?看到这个题目,人们不禁要问。

其实在很早以前,野菜就已经走进了诗歌的文学殿堂,成为其中的主角,在古人的笔端浅吟低唱。追溯其源可到《诗经》,曾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在《诗》305篇中提到的可食用野菜多达43篇25种,在其之后的许多诗词曲赋中,平凡的野菜竟绽放出不平凡的灵性和野趣。

首先从《诗》说起,诗经所处年代是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奴隶社会,人民辛勤劳作,日日与大自然为伍,生活窘困的人还要靠大量的野菜充饥,因而野菜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来源于民间创造的诗歌,在表达生活、劳动、爱情时,自然少不了对野菜的描述。 诗经的首篇《关睢》唱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其中的荇就一种可以吃的水草,浮在水面,绽放黄色的小花;在《谷风》中有一首反映劳动妇女遭丈夫抛弃的诗“谁谓奈苦?其甘如荠”意思是:人们都说苦菜苦,可与我心中的苦楚比起来,它却如荠菜般甘甜了。”苦菜里有三两粮,既饱肚子又壮阳”它不仅能清热燥湿,消肿化瘀解毒,还能凉血止血。

荠菜则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种野菜,俗名又叫地菜、清明菜,它不仅味甘 ,而且色泽嫩绿,词家辛弃疾就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吟诵;在《苤苡》中也有这样的诗句:“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采苤苡,薄言有之。”

苤苡就是在车前草(车轮菜),诗的意思是:“好新鲜的车轮菜呀,快来采呀,谁采了归谁啊。”借采集野菜来表达爱慕之情;文如《采葛》中的诗句:“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葛根可制成葛粉,萧则指的是一种白蒿,两者都是野菜,特别是白蒿,它不仅是味道鲜美的野菜,也是一种药材,多生于田间地头,路沟渠边,每逢清明之际,正是白蒿繁茂之际,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解馋,蒿的种类较多,在《诗经》中有“呦了鹿鸣,食野之苹”,苹即陆生白蕃蒿,俗呼艾蒿,“于以采蘩,于沼于让”。蘩是指水生白蒿,而《本草纲目》中的白蒿则为蒌蒿无疑矣。

除此之外诗文中提到了许多野菜,如野碗豆(薇菜)、车前子(苤苡)、白蒿(蘩)、地米菜(荠菜)、苦菜(荼)等,至今都是人们饭桌上的美味。但当野菜从胃转移到心上,并在那里扎下感谢的根,片片的菜香就化做至精至诚的诗句,加重了历史文化的份量。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他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以桃花绽放,春江水暖,鸭子戏水,野菜满地长的生动诗句,表现了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也向人们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踏青采择野菜图。

千百年来野菜伴随着我们自生自灭,在个个平常的日子里,它属野花闲草,是生活的点缀品,民谣也说:“三月三,地菜赛灵丹”。这些诗句记载了春天的欢愉,但在我们生活遭遇困厄时,用它果腹充饥时,其中的滋味就变得苦涩,野菜变成了穷苦人生存的稻草,期盼的救星。

姹崇嫣红的芳菲桃李,千妖百媚的芍药牡丹,在物质极缺时也变的毫无价值,黯然失色。因此,关于野菜历代文人都留有赞美的诗句,诗赋民谚也为数可观了,例如宋代姜夔在《扬州慢》中描绘“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东坡先生在品味野菜时时竟也发出感慨。

“时绕麦田求野菜,强为僧舍煮山羹”。民谚“三月的茵陈,四月的蒿,五月六月当柴烧”鲜明的点出了野菜的时今性。

初春的野韭菜也脆嫩爽口,野味十足,非家种大棚可以比拟的,是人们尝春调剂的上品,唐诗人杜甫就曾留下:“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佳句,民语也说“三月新韭胜似肉”。人们喜爱野菜不驻是它们可以过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许多野菜本身就是药材,可以达到“药食同源”的治疗保健作用,因此有俗语说:“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懂得此理的当首推南宋诗人陆游,它在《杂感》一诗中这样认为“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心躯,事此肤寸吾”。在《食荠十韵》中则更是品出其中真味。

“唯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霜”。是呀,在平淡中寻找真味,体会人与自然的融合,在诗歌中绽放生命的光华,这岂是我们现代人可以体味到的……。

当我们手捧诗卷,吟诵“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时,心底升起的该是怎样的惆怅与遗憾。 信手拈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发现在文化的长沙里竟随处可见它们的踪迹。

带着不同的人生感悟唱出了千姿百态。 唐代陆龟蒙就赞曰:“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

……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潇洒似家林”。皮日休《鲁望以躬耕野蔬兼示邪念什用以酬谢》:“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看,紫甲采从泉脉畔,翠牙插自石根傍”。

宋代苏东坡写道:“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读到此处,禁不住掩卷长叹,千百年来,野菜生长在田间陇畔,沟渠路边,无须人类为它施肥培土,任其自生自灭,也许在达官显贵眼中尚属野性未驯,低微卑贱之物,在他们“高贵”的。

2. 求作文:吃野菜的感受

我的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说它小,既是说它人口少,也是说它县城小,走在街上几乎人人都认得对方。外地人常常笑我们——小,说一家炒辣椒全城呛鼻子。但我要说的是,我的家

乡小得美丽,小得人杰地灵。 小荷作文网

刚刚结束的“——潇湘八景”评比中,我们——县忝列其中,消息传来,全县人民无不雀跃。我们——的秀美风光多少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朋友,就让我带着你们一起畅游——的山山水水吧! 栖凤湖——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湖内小岛星罗棋布,岸线迂回曲折,万亩湖面碧波荡漾,烟波浩渺,鱼跃鸢飞。沿湖山峦叠翠,茶果飘香,加上流水小溪自高山林间似银带漂入湖中,可谓风光旖旎。画家黄永玉、龙清廉曾泛舟于此,题就“青山似画,碧水如诗”的妙笔,名记者、散文家萧离踏波湖中,发出“山水迷离”的咏叹。每当夏日来临,别处是炎炎酷暑,湖畔却是山风送爽,气候宜人,令人流连忘返。如今,热火朝天的建设正在栖凤湖畔展开,一座旅游新城即将出现,栖凤湖将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泛一叶扁舟,顺流而上,便可以到达中南第一峡谷——坐龙峡。“平湖游罢逛山峡,兴味欣然玩物华,八瀑八潭玄俊巧,人间天上一奇葩。”坐龙峡内绝壁矗立,峡谷幽深,坑连洞,洞连溪,大洞连小洞,洞洞相通。春夏之际,溪水陡涨,不见谷底,溪水流过浪花四溅轰然作响。秋冬之时,水落石出,流水孱孱,曲折有致,让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来吧!朋友,尽情来享受——的山水之美吧!奇特秀丽的地质公园红石林在等你来,天然氧吧、万亩林海高望界在等你来,奇美高耸的天桥山在等你来。我们有浓浓的米酒、淡淡的茶香,美味的腊肉、醉人的山歌,有古老原始的毛古斯,有神秘惊险的巫傩绝技,还有许多未知的美好风光在等你来发掘、来品位。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灵秀精巧的——县也人才辈出。我们有“扶贫司令”彭楚政,有苗族少将张显伯,有著名记者萧离,有老歌唱家何继光,更有“苗山百灵鸟”宋祖英。她凭借她美妙的嗓音唱出了湘西,唱到了北京,唱响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征服了亿万听众,展示了我们——苗山儿女的万种风情。

美丽的——,我可爱的家乡,你以你丰沛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朴实的土家苗汉儿女。我们生在这块热土,将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我们期待————的明天会更辉煌!

3. 关于美食的诗词文章,最好有关山野菜的诗句与散文

诗经里的《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不满一小筐。我啊想念心上人,菜筐弃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马儿足疲神颓丧。且先斟满金壶酒,慰我离思与忧伤。

登上高高山脊梁,马儿腿软已迷茫。且先斟满大杯酒,免我心中长悲伤。

艰难攀登乱石冈,马儿累坏倒一旁,仆人精疲力又竭,无奈愁思聚心上!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

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乡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单市场买菜回来,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关于荠菜向来颇有风雅的传说,不过这似乎以吴地为主。

《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养花,桃李羞繁华。”

顾禄的《清嘉录》上亦说,“荠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清晨村童叫卖不绝。

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

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

小孩们有歌赞美之云: 黄花麦果韧结结, 关得大门自要吃, 半块拿弗出,一块自要吃。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未可知。

自从十二三岁时外出不参与外祖家扫墓以后,不复见过茧果,近来住在北京,也不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了。日本称做“御形”,与荠菜同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来做点心用,状如艾饺,名曰“草饼”,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扫墓时候所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农人在收获后,播种田内,用做肥料,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滴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

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罢。”

中国古来没有花环,但紫云英的花球却是小孩常玩的东西,这一层我还替那些小人们欣幸的。浙东扫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随了乐音去看“上坟船里的姣姣”;没有钱的人家虽没有鼓吹,但是船头上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这也就是上坟船的确实的证据了。

十三年二月 (1924年2月作,选自《雨天的书》)。

4. 以吃野菜为题写600字作文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天空格外的蓝,心情也格外的好! 吃过午饭,妈妈说要带我和表姐去妈妈学校里摘野菜。我们一听可高兴了,连忙准备好篮子、剪刀等工具。 一开始我不知道那么多种植物中哪些是可以吃的。后来在妈妈和表姐的指点下,我很快就学会了辨认野菜,马兰头、荠菜、田荠等都是可以吃的。马兰头虽然很多,但因为都还很小,荠菜么又都已抽蕊开花,太老了,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是摘那种开着淡淡小黄花的田荠。 草地上、操场边、花坛里,只要仔细寻找,都能找到大朵大朵的嫩嫩的田荠。妈妈说太小的野菜先不要摘,我心里在想,小的野菜真运气,不会被人摘去吃掉。每找到一朵大田荠,我心里就甭提多高兴了。还不到一小时,我们三人就摘了满满一篮子野菜。 听妈妈说,野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呢! 妈妈打算叫姨妈用我们自己摘来的野菜煮一顿忆苦饭让我们尝尝,我真恨不得马上就能吃到野菜饭!

5. 吃野菜说最后一句: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无此味

出处:

80年代,有一出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后拍成电影,轰动一时。徐九经是确有其人的。他在江南句容当县令,任满后调走,百姓恋恋不舍,说:“公幸训我!”徐九经答

道:“唯俭与勤及忍这三个大字。”他曾经在大堂上画了一棵菜,上题:“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徐九经走后,百姓将他画的菜刻在石上,并写下勤、俭、忍三字,称为徐公三字经 。这三个字,在中国政治史上实在是可圈可点。不能甘于清贫淡泊,当不了清官。

··············

试解:个人认为,成语中有“面有菜色”之说,形容人饱受饥馑,面色难看。所以此处徐九经说民不可有此色,意为不可让百姓忍饥挨饿。而为官者则须谨记勤、俭、忍三字,常食菜以不忘民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