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学至今,“双减”已经成为上海持续一周的“热点话题”。上海市是教育部本轮“双减”工作的重要试点城市之一。
 
开学前,上海的“试点”细则已经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议。家长关注的重点包括:孩子是否真的能如教委所言“小学作业不出校门、初中难题不带回家”;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是否真的得到“质”的提升,校内教学能否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学生双休日到底是不是能解放出来“自由放飞”?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上海部分中小学校教师、家长及课外培训机构,客观呈现上海“双减”一周后的现状。
 
体育老师“火”了,体育培训类爆满
 
开学伊始,上海复旦附小四年级学生家长的一段聊天截屏就在上海家长们的朋友圈“火”了。截屏显示,学生家长在家长会上见到了体育老师,学校里体育课的课时将仅次于语文课和数学课,英语课课时被分了一部分给体育课。
 
“家长会上,体育老师开口第一句就是‘我从教20年,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家长会’。”家长在聊天记录里调侃说。记者从多方渠道证实,复旦附小确实存在体育老师参加家长会的情况,新学期该校也根据上海市教委要求调整了课表。
截屏图
记者注意到,前述聊天记录之所以会在家长圈里“爆火”,是因为上海几乎所有小学都在新学期按照市教委要求实现了“每天都有体育课”。
 
“有体育课、体健课、体活课,反正每天至少一节课,还不包括大课间活动课等。”上海浦东一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家长钱某告诉记者,很多运动类的课程还被放在了每天上午的“上课黄金时段”,不仅如此,自己还收到了学校通过“晓黑板”平台发放的回家跳绳打卡通知。
 
在这名家长提供的课表上,记者看到,学校周五上午安排了一节体育课和一节体活课,而英语课一周只剩下两节,与“道德与法治”课比重相等。“英语老师家长会上说了,原本一周三节课就不够,现在一周两节,英文还得靠家长自己课后努力了。”钱某说。
 
另一名来自上海虹口区的四年级学生家长徐某告诉记者,学校本学期新增了游泳课和足球课。其中游泳课占了周二上午的两节课时间,学校会统一安排大巴把孩子拉到附近游泳馆里上课,“一个班级40多个学生,指望通过一周一次学会不大可能,但这是一种导向。我会给孩子报周末游泳班。”
 
有的学校,还出现了体育老师不够用的情况。“我们学校班级多,现在每班每天都排了体育课,体育老师总共只有两名,不够用。”上海浦东一所小学的教务负责老师告诉记者,接下来几周,学校可能会安排现有其他科目的男教师帮忙上体育课,直到学校招到新的体育老师。
 
记者采访的多名小学家长均表示,开学一周以来,未见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但有两所小学的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期间有几次因“气温超过30度不适合户外活动”,体育课只能在教室里看视频。
 
一边是校内体育老师不够用,另一边是校外周末体育类培训忙得不可开交。 9月4日、5日是上海“双减”细则实施后的第一个周末,在上海浦东三林体育中心,记者看到,周末体育类培训呈现“爆满”趋势。
 
从早上8点至晚上9点,网球场的两片场地,每个时间段全都排满,足球场上各种培训班各自为政划分一块场地不停地开课、培训,篮球场和游泳馆也都开设了青少年培训专场,以满足双休日突然暴涨的体育类培训需要。
 
“原来周末有不少小朋友要上学科培训班,现在周末不能上了,一下子全都挤到周末来。排不过来课。”网球教练小叶说,网球学员的总量并没有增加,只不过学员要求的时间全都挤在了周末。
 
小学作业量明显减少,不出校门完成
 
在上海“双减”政策的实施细则中,“小学作业不出校门、中学难题不带回家”是最受家长关注的举措。记者采访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做到了前述要求,有个别民办小学则仅做到16:30放学,15:30-16:30为课外拓展课时间。其实,这样的“拓展课”,颇受家长欢迎。
 
据记者调查发现,上海小学阶段的课后服务大多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15:30-16:30老师辅导完成作业阶段;第二阶段为16:30-17:30课外活动阶段(看书、操场玩游戏等);第三阶段为17:30-18:00看护阶段,学校仅提供基本的看护服务。
 
家长可以自由选择三个阶段中的任一阶段接走孩子,而以上所有课后服务均不收费。多所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最受欢迎的是16:30放学方案,家长们只希望孩子在学校完成作业,但不愿意孩子此后的一个小时至1.5小时时间里还在学校。
 
“只要能接走的,一定会在16:30接走;实在没办法的双职工,且没有老人或阿姨帮忙的家庭,才会选择17:30或18:00接走孩子。”一名小学班主任介绍,自己学校15:30-16:30期间以一个班级为整建制提供课后服务;16:30-17:30期间,因为学生骤减会变成一个年级4个班混班;17:30-18:00则变成全校全年龄段混班。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面上最受家长青睐的课后服务是上海初中名校华育中学公布的“课后服务”。这所学校在15:30-17:00安排了全体课外活动,17:00-18:00时段根据不同学力的学生安排了a、b层学生完成作业、c层学生作业辅导,17:45-19:15安排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辅导(教师定名单)。“分层明确,各得其所。特别好。”长宁区中学生家长吴某感慨,“对初中生而言,该分层还得分层。”
 
与课后服务配套的是——小学作业量明显减少。此前,上海市教委要求各所学校都建立“作业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小学阶段作业量不超过一个小时。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小学都推出了“作业管理系统”。班主任每天上传每个班级的作业总量,由学校教务主管分析作业量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教务主管会要求班主任重新上传,作业量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
 
前述浦东五年级学生家长钱某发现,学校为了控制作业总量,连以往语文基本的“家默”作业都取消了,“开学一周多,一次‘家默’都没有,孩子词语抄写从原来的一个词语抄5遍变成两遍。”
 
据上海市教委透露,上海的“双减”细则落实尚在摸索实践中,后续还会根据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再做微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