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倭寇手中的倭刀,曾经是明军挥之不去的梦魇,几十个倭寇撵着上千明军跑的事情,也真实发生过。这种情况在俞大猷戚继光出现之后,才发生了根本转变,变成了明军用极小的伤亡甚至零战损而歼灭成百上千倭寇。
戚继光之所以能在抗倭战中中获得完胜,正应了《孙子兵法》中的两句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戚继光抗倭成功,是建立在对倭寇的深刻了解之上的。戚继光并没有轻视或者藐视倭寇,而是把他们当作强悍的对手来研究,戚继光首先研究的,就是倭寇手中的倭刀。戚继光在缴获倭刀和刀法并深入研究后惊叹:这帮倭寇一跳一丈,加上刀长五尺,杀伤半径就达到了一丈五尺,倭刀技法虽然只有四五招,但是除了火铳,别的兵器都不好使。
按照《纪效新书》记载,戚继光直到嘉靖四十年(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之后,才缴获了大量倭刀和倭刀技法,所以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倭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气夺矣。倭善越,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
戚继光感叹:这帮倭寇双手持刀,力大刀快,能够把人一刀两断(遭之者身多两断)。对付倭刀,长枪和寻常刀剑都不管用(今独用),只有用鸟铳(击发装置形如鸟喙的火枪)进行远程射击,才能克制住倭刀。
缴获到倭寇刀法,戚继光大喜过望,在《纪效新书》中重重写下了一笔:“此倭夷原本,辛酉年阵上得之。”
戚继光得到的倭寇“武功秘籍”,只有简单的几招,但这也跟戚继光多年的战斗经验合拍,戚继光认为,两军交战,繁复的招式根本就没什么用,战场形势也不允许一对一单挑,所以刀枪技法越简单越好。
下图中的文字,笔者还真翻译不过来,但是看着像某刀流的手写手绘秘本,戚继光能缴获这样的武功秘籍,也算是意外收获。
戚继光是很看重单兵武艺修炼的,他在《纪效新书》中对士兵说的大白话,基本不用翻译:“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尔等当兵防身、杀贼立功的勾当。尔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又如何杀你?若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
但是戚继光同时也强调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并表示两军交战,花架子一点用都没有:“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纪效新书·手足篇·忌花法》”
戚继光还用一句俏皮话嘲笑花架子:“到厮打时,亡(忘)了拿法。”这是一句实战派武术家的行话,意思是到了真正与敌人格斗的时候,一紧张就把平常习练的招式都忘了——其实不忘也没用,因为对手根本就不按你的套路出招。
读者诸君都知道,戚继光抗倭期间,也正是热兵器之间取代冷兵器的转折年代(清朝捡起大刀长矛并用了二三百年,那是愚蠢),火药武器还不十分成熟,最大的缺陷就是装填较慢,难以形成持续压制的火力,有时候还需要冷兵器进行补充防卫,戚继光“师夷长技以制夷”,研究倭刀技法之后,又成建制地装备了明式长刀。
我们必须承认,倭刀仿唐刀,而明军长刀,也有点仿倭刀的意思。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明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是领先于世界的,所以戚继光长刀虽然有倭刀影子,但锻造得更加精良,长度也要超过倭刀。
戚家军的长刀,刃长五尺(靠近刀柄部分有铜护刃一尺,练过刀法的都知道为什么要加护刃),柄长一尺五寸,总长度达到六尺五寸,重量却只有二斤八两。
戚继光高度评价自己发明的长刀:“这种长刀刀刃长、分量轻,是克制倭刀的利器,能够给火铳手有效防护。”
戚继光总结出来的长刀技法,也很简单,笔者看了半天,也只看出了一点奥妙,并且明白了戚家军长刀为什么要增加一尺长的护刃——长刀战士的另一只手不会被割伤了,至于为什么要手握刀刃,笔者没练过长刀,所以不清楚,还请这方面的练家子赐教。
戚继光算是把倭寇研究透了,连作为倭寇不传之秘的倭刀技法,他也能进行改良创新,有名将如此,是大明王朝之幸、大明百姓之幸,而且很可能是后世实战武术家之幸,因为《纪效新书》中还图文并茂地留下了长枪大棒的实战技法,那可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武技精髓。
戚继光的武技,已经简约到了极致,比如倭寇克星狼筅,满打满算也只有六招,分别叫做拗步退势、中平势、骑龙势、钩开势、架上势、闸下势。
考虑到有读者可能会对狼筅技法感兴趣,同时笔者也觉得狼筅技法还适用于长枪,所以就把这六势歌诀展示如下
拗步退势:直进直出君序记,站住即是中平势,高低左右任君行,切挫钩闸毋轻易。
中平势:此势前弓后箭,阴阳要转,两手要直,推步如风,天下莫敌。
骑龙势:闭门之法上骑龙,下闸高擎大有功,误若当前披一下,劝君眼快脚如风。
钩开势:钩法由来阻大门,小门挫下向前奔,若还他使来势低,闸挫凭君利便分。
架上势:枪打高来须用架,架时管上又管下,阴阳反复脚如风,铁柱金刚也戳怕。
闸下势:闸势缘何要挈脚?挈脚乃是起步法,连身坐下向前冲,上面不着下面着。